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房改造等項目如火如荼開展,農村建筑垃圾產生量也隨之與日俱增。近期,祁門縣人大常委會在調研中發現,農村建筑垃圾處理已面臨諸多亟待解決的難題。一是在收集與運輸體系方面,當前農村地區的設施不完善,缺乏統一規劃的建筑垃圾收集點,大部分村莊未設置專門的臨時堆放場所,致使建筑垃圾隨意散落在房前屋后、村邊空地,傾倒在河道溝渠旁。這不僅嚴重破壞了村容村貌,還帶來了極大的安全隱患,極易引發內澇災害。二是在處理方式上,農村地區存在著粗放單一的問題。幾乎沒有專門的建筑垃圾處理廠或資源化利用企業,專業處理技術與設施嚴重缺失。現有的處理手段簡單粗暴,焚燒廢舊木材、裝潢塑料等行為屢見不鮮,產生的大量有害氣體嚴重污染空氣環境。此外,對于含有油漆桶、廢舊電池等有害物質的建筑垃圾,也未能進行科學分類處理,土壤污染和水污染風險高懸。三是在監管層面,由于農村地域廣闊、監管人員數量有限,對建筑垃圾從產生、運輸到處理的全過程,難以實現全方位、常態化監管。違規傾倒建筑垃圾的行為不能及時被發現和制止。
為有效解決上述問題,祁門縣人大常委會召開主任會議,經深入研討,向政府部門提出了建議。一是要建立農村垃圾臨時堆放點,并定期組織人員進行清運和維護,從源頭上杜絕建筑垃圾亂堆亂放現象;二是要加快籌建立縣級建筑垃圾消納場,通過對建筑垃圾進行分類、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實現環保目標;三是要強化監管工作,明確各部門職責,建立起由城管部門牽頭,住建、環保、農業農村等多部門協同配合的建筑垃圾聯合監管機制,充實農村環境執法力量,加大對建筑垃圾違規傾倒、違法運輸等行為的查處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