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歙縣人大常委會連續開展審議意見辦理“回頭看”,采取“調研+視察”“清單+落實”“審議+測評”“通報+公開”的方式,創新打好監督“組合拳”,著力躍上監督新臺階。
“調研+視察”,提高審議質效
開展“回頭看”,關鍵是審議、基礎是調研。一是組織調研,選擇與審議意見相關的常委會組成人員、人大代表參加,初步了解縣政府及相關部門落實審議意見情況。走訪調研后開展座談,聽取各有關部門關于審議意見落實情況的匯報,進一步熟悉落實情況;二是開展視察,組織全體常委會組成人員走基層、赴一線了解實際情況,以獲得更加直觀、更加深刻的印象。2024年,在審議全縣醫療資源服務與保障情況報告時,常委會組成人員提出要著力解決鄉鎮衛生院‘房屋老舊、設備不足、空間狹小、食宿簡陋’等問題。2025年,在開展縣人大常委會審議全縣醫療資源服務與保障情況報告意見“回頭看”視察中,就實地察看了縣人民醫院新大樓、縣中醫院無假日“國醫館”夜間特色理療門診、北岸鎮中西醫結合醫療衛生服務中心等建成項目,便于視察人員了解真實情況、找準問題,進而在審議環節中有話可說、說到點上,確保審議質效。
“清單+問題”,提升落實質量
條目式布置、清單化落實,是“回頭看”的特色。常委會專門設計了隨文印發的問題清單,列出具體問題,明確責任單位,督促責任單位對照清單抓落實,盡量防范責任單位避實就虛、虛與委蛇現象,確保審議意見落實有人抓、抓到位。4月22日,縣人大常委會印發關于開展《縣人大常委會審議全縣醫療資源服務與保障情況報告的意見》落實情況“回頭看”的通知,隨文附上《縣人大常委會審議意見書(2024年第4號)相關問題落實清單》,列出了縣委書記批示中強調的“縣中醫院資源未有效利用,傳承發展到底怎么抓?要有想法、找辦法,望抓緊。”以及“縣鄉兩級醫療機構人員流失現象比較嚴重,專業人才緊缺”“醫保基金赤字難題突出,財政兜底壓力巨大”等8個具體問題,交給責任單位辦理落實。
“審議+測評”,強化二次監督
一是召開常委會。聽取縣政府分管副縣長關于落實審議意見的報告,報告要逐條對照審議意見,一一反饋落實情況;同時,認真查擺存在問題,提出下步工作計劃。6月26日,縣十八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第三十一次會議,縣政府分管副縣長作了《縣政府關于落實縣人大常委會審議全縣醫療資源服務與保障情況報告意見的報告》,逐條對照“優化醫療衛生資源布局”“推進醫療機構綜合改革”“加強醫療隊伍建設”“促進醫保紅利政策釋放”等四方面15條審議意見,就落實情況作了詳細介紹。委員們分組進行了審議,充分交流討論、積極發表意見。
二是開展滿意度測評。測評分“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三種類型。測評中,若有意見建議,可繼續通過《歙縣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意見卡》進行反饋。下一步,縣人大常委會將總結工作經驗,研究制定《關于開展縣人大常委會審議意見落實情況滿意度測評工作的實施辦法》,建立長效機制,切實增強人大監督工作實效。
“通報+公開”,完成監督閉環
滿意度測評結果的運用,讓“回頭看”工作完成了整個閉環。去年,縣人大常委會在開展職業教育和全民健身兩個審議意見落實“回頭看”之后,及時把測評結果通過正式文件向縣政府通報,并抄縣委和縣教育局、縣文旅體局等相關單位;同時,在縣人大網頁上公開縣政府關于落實縣人大常委會審議意見的報告。此次測評結果,將采取同樣方式予以通報、公開。
據統計,此次滿意度測評中,代表們又提出了“工作統籌落實不夠、縣中醫醫院龍頭作用發揮不夠充分、基層人才隊伍建設短板明顯、醫療衛生硬件建設仍有差距、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成效不夠顯著”等5條意見建議。這些意見建議將融入縣人大常委會發給縣政府的通報,便于縣政府及相關部門補缺補差、落實整改,進一步提高審議意見落實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