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立法工作 > 立法工作

    修改科學技術普及法擬于今年提請審議

    發布日期:2022-05-25 08:13信息來源:中國人大網 瀏覽量: 【字體:   收藏

    今年是科學技術普及法頒布實施20周年。修改科學技術普及法被列入全國人大常委會2022年立法工作計劃。

    現行科學技術普及法于2002年6月29日由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該法是世界上首部促進科普事業發展的專門法律,對提高公民科學文化素質、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發揮了重要作用,推動我國的科普事業發展走上了法治軌道。目前,我國已經初步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參與、開放合作的協同工作體系。截至目前,全國先后有25個省(市、自治區)制定了科普條例,4個省制定了實施科學技術普及法的管理辦法。

    但應當看到,科學技術普及法的貫徹實施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問題。主要表現為:部分條款落實落地難。一些條款相對寬泛和原則,導致科普“最后一公里”關鍵環節不暢通;經費投入結構不合理,法律對區域、城鄉科普發展不平衡的調節能力有限,城多鄉少的局面仍未改變;體制機制尚不完善。科普主體的權利、責任與義務界定不明確,對科普主體約束力度不夠,相應激勵和約束機制難以發揮作用;科普理念與手段方法相對滯后,對科技創新發展支撐不足。

    今年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期間,有代表提出修改科學技術普及法的議案。議案認為,隨著國家近年來突飛猛進的發展,科學技術普及法目前已不能完全滿足新時代、新征程下國家和人民的需求,亟待加以修改。

    議案指出,科學技術普及法的總則部分應立足新時代、新起點、新形勢,與國家長期發展目標相適應,突出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作用;第二章組織管理部分應圍繞貫徹落實國務院印發的《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建立切實可行的有效保障制度,進一步加強科協組織建設,積極推動科普工作的社會作用;第三章社會責任部分應突出科普活動的公益性,支持、鼓勵各級人民政府、各相關單位、新聞媒體、社會組織及個人開展各類公益性科普活動、展覽及宣傳;第四章保障措施部分應加大科普經費投入力度,大力加強基層科普設施建設,全面提升基層科普保障力度和服務能力。

    為推動科學技術普及法全面有效實施,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高質量發展,全國人大常委會今年啟動了科學技術普及法執法檢查。這是科普法自2002年頒布以來,全國人大常委會首次對該法開展執法檢查。據悉,此次執法檢查將重點檢查科普工作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強國建設中發揮作用的情況、政府領導和組織管理科普工作的情況、科普經費保障和使用情況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株洲市| 南安市| 潢川县| 牟定县| 南和县| 新邵县| 新兴县| 广南县| 大悟县| 临邑县| 肇州县| 喀喇| 班戈县| 荔波县| 团风县| 怀柔区| 河西区| 靖远县| 麻城市| 互助| 蒲江县| 沽源县| 辰溪县| 唐山市| 黄山市| 通江县| 克拉玛依市| 资中县| 吐鲁番市| 大新县| 萨嘎县| 任丘市| 浙江省| 南丰县| 常宁市| 怀集县| 泰和县| 五莲县| 江山市| 靖宇县|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