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2021年度全市國有資產
    管理情況的綜合報告

    發布日期:2022-08-15 10:22信息來源:市財政局 瀏覽量: 【字體:   收藏

    市人大常委會:

    受市政府委托,現就2021年度全市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報告如下,請予審議。

    一、國有資產基本情況

    (一)企業國有資產(不含金融企業)

    全市納入統計的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107戶。2021年末,資產總額1150.01億元、負債總額596.79億元、所有者權益553.22億元,實現營業收入39.23億元、利潤總額6.56億元。其中:市政府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的6戶國有企業集團(含子公司69戶)資產總額553.62億元、負債總額309.6億元、所有者權益244.02億元,實現營業收入32.04億元、利潤總額5.96億元。

    (二)金融企業國有資產

    全市納入統計的地方金融企業18戶。2021年末,資產總額796.52億元、負債總額724.76億元、所有者權益71.76億元,實現營業收入36億元、利潤總額3.3億元。市屬地方金融企業2戶,資產總額6.57億元、負債總額1.5億元、所有者權益5.07億元,實現營業收入0.28億元、利潤總額0.19億元。

    (三)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

    2021年末,全市行政事業單位資產678.77億元,其中:流動資產117.49億元、固定資產凈值66.82億元、在建工程23.81億元。市本級行政事業單位資產269.16億元,其中:流動資產72.74億元、固定資產凈值22.85億元、在建工程6.59億元。全市已入賬公共基礎設施等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486.09億元,市本級已入賬公共基礎設施等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155.67億元。

    (四)國有自然資源資產

    2021年末,全市國土面積96.78萬公頃,國有土地11.18萬公頃,國有耕地面積1648.64公頃,國有濕地1263.06公頃。已發現和查明各類礦產37種(含亞種),礦產地108處。主要礦產資源儲量情況:蛇紋巖105735.5萬噸、膨潤土11863.8萬噸、鎢礦18.89萬噸、鉬礦4.07萬噸、鋅礦3.65萬噸、鉛礦2.12萬噸、銅礦0.57萬噸等。

    全市有林地面積74.07萬公頃,森林覆蓋率82.9%,活立木蓄積量4490萬立方米。全市水資源總量108.12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量8126立方米,全市地表水、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7個國控斷面水質全部達Ⅱ類水質標準。

    二、國有資產管理工作情況

    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和市人大依法監督下,全市國有資產管理工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于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的各項決策部署,統籌各類國有資產管理,持續提升國有資產管理水平。

    (一)企業國有資產

    1.著力落實“兩個一以貫之”,將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健全“第一議題”制度,著力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制定黨組織前置研究事項清單,黨委會、董事會、經營層等責任進一步壓實。開展新時代國企黨建質量提升試點行動,推出22條措施,助力實現國企高質量發展提升年“一壯大、兩提升”目標。

    2.聚焦重點突破難點,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制定《黃山市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0-2022年)》,截至2021年底,任務完成率93%。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取得新進展,市屬企業董事會基本實現應建盡建,市場化經營機制取得新提升。修訂《市屬企業重大事項監管管理辦法》,推動國資監管取得新突破。精心編制“十四五”國資國企發展規劃,謀劃市屬企業整合重組實施方案。

    3.精準抓好著力點,實施“國企高質量發展提升年”活動。市屬企業深耕重點產業,抓實重點項目,著力推進國有企業提質增效,全年重點項目投資94.46億元。充分發揮產業集聚效應,持續加大創新投入,工業板塊研發投入強度由3%提升至4.02%,研發投入費用同比增長24.82%。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新突破。

    (二)金融企業國有資產

    1.積極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堅持普惠金融發展支持方向,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緩解企業融資困難,促進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等實體經濟健康發展。2021年在保余額69.38億元,其中當年新增60.04億元。全市續貸過橋資金總規模1.7億元,2021年提供39.17億元續貸過橋服務。

    2.增強金融風險防控。加強金融企業財務狀況、資產質量和經營成果的績效考評,定期實施風險監測預警。嚴格落實產權登記、資產評估、產權交易的相關程序,建立考核與獎懲相掛鉤的激勵約束機制。

    (三)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

    1.夯實國有資產管理基礎。在全市范圍組織開展《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條例》宣傳培訓,全面解讀政策。開展市直行政事業單位不動產清查,覆蓋市直78戶主管部門、113戶二級機構的737處房產及443處土地資產。落實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報告制度,明確單位內部資產管理職責分工,確保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安全、完整和有效使用。

    2.嚴格國有資產管理流程。強化單位資產管理主體責任,規范單位資產配置、處置、出租出借事項辦理,加強業務流程執行情況監督,實現行政事業國有資產全流程管理。全市當年新增固定資產140821.78萬元,處置固定資產總額27910.26萬元。統籌疫情防控物資保障資金19592萬元。

    3.推進公共基礎設施資產核算。完善公共基礎設施管理制度,明確和落實公共基礎設施主管部門責任,組織開展全市交通基礎設施資產數量清查及價值入賬工作,全市完成7363.07公里公路資產清查,重置成本入賬價值413.37億元。

    (四)國有自然資源資產

    1.強化國土資源管理。完成國土“三調”成果驗收,推進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清查試點,落實農村宅基地、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加強要素統籌保障,提高資源利用效益,科學編制國土空間規劃。推進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劃定生態保護紅線面積為3382.32平方公里,加強84.23萬畝耕地保護,完成歷史遺留礦山核查。提升監管水平,嚴肅查處違法案件,全市共立案查處違法用地38宗、非立案查處581宗。

    2.落實國有森林資源保護。全面實施林長制,深入推進自然保護地大排查大整治專項行動。優化林業結構,積極發展木、竹、油茶、林下資源、森林旅游等產業,加快推進現代林業建設步伐。

    3.加強水資源管護改革。開展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積極穩妥推進水權改革,鞏固擴大新安江流域水權確權登記成果,探索水權流轉和交易機制,嚴格落實飲用水源保護區監管責任。

    三、人大審議意見落實情況

    按照《關于印發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黃山市2020年度國有資產和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情況報告意見的通知》要求,市政府相關部門對照審議意見和部門職責,認真貫徹落實。開展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清查試點,完成《黃山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組織開展全市交通系統公共基礎設施資產清查和會計核算,持續推進市直行政事業單位不動產權證辦理工作。

    四、存在的問題

    全市各類國有資產管理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

    (一)國有企業改革需不斷深化

    企業主業不精,市場化轉型不到位,總體資信評級不高,難以提升可持續投融資能力。現代企業制度尚不健全,公司治理結構還需完善。科技創新能力不強,高素質人才缺乏、關鍵核心技術缺失等問題仍然存在。

    (二)金融企業發展需進一步優化

    轄區內農村中小銀行機構國有資本比例較低,對銀行的管理參與度不夠。部分擔保企業業務結構不優,擔保不良資產處置周期長,擔保規模提升空間有限。 

    (三)國有資產管理水平需繼續提升

    國有企業資源資產化程度不高,劃轉資產未做到全面及時準確入賬,資產使用效益發揮不夠。少數單位資產管理未做到專人專職,資產核算不及時不準確。個別單位重購建、輕管護,存在部分資產閑置。部分單位對公共服務類資產建前規劃和建后管護存在一定的缺失,未全面納入資產系統臺賬管理。資產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與預決算管理、財務管理有效銜接不夠。

    (四)自然資源管理體制機制需不斷完善

    自然資源管理部門之間存在管理職責不清、管理體系交叉重疊等問題。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的價值化核算仍在探索,未能全面有效反映全市自然資源資產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全市自然資源資產家底需進一步清查核實,國有自然資源土地集約節約利用壓力持續加大。

    五、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構建國有企業改革新格局

    全面加強黨的建設,推進黨建工作與國資監管工作相統一。建立以“六個有機統一”為主要內容的國有企業黨建工作體系。聚焦重構主責主業,優化全市國有資本布局,推動市屬國企“3+N”重組整合,提升國企發展潛力和核心競爭力。完善“三會一層”的國企治理體系,建立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激發企業發展內在動力。

    (二)促進金融企業優質發展

    采取統籌整合現有資本與爭取外部注資相結合,建立持續補充政府性融資擔保公司資本金機制。拓寬企業流動性資產反擔保物范圍,逐步提升融資擔保規模。發揮國有資本投資“風向標”作用,合理引入社會資本,優化轄區內農村商業銀行股權結構。

    (三)推進國有資產提質增效

    督促主管部門落實主體責任,結合內部審計、內部控制制度實施,強化對下屬單位資產的全面管理。嚴格執行政府過緊日子政策,2022年6月底前建立運行市級政府公物倉,縣(區)級政府公物倉建設同步推進,實現閑置資產共享調劑。開展公共服務類、市政基礎設施類、政府保障性住房等政府公共資產的實物清查、登記入賬和日常管護。加快推進財政預算管理一體化平臺系統升級建設,實現預算管理、財務管理、資產管理相融合,提升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信息化水平。開展國有資產清理整治專項行動,摸清國有資產底數,盤活重整資源要素。

    (四)強化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舉措

    深入推進自然資源管理體制改革,理順自然資源相關管理部門職責,建立分工明確、協調聯動的國有自然資源監管機制。全面推進國有自然資源資產清查,準確掌握國有自然資源“家底”。探索建立科學合理的自然資源價值化核算體系,完善自然資源資產分類管理制度。穩步推進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確保“一張藍圖”繪到底、建到底、管到底。貫徹落實中央和省關于統籌推進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要求,推進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委托代理試點工作。妥善處理好開發與保護的關系,促進自然資源保護與節約集約利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源县| 静安区| 常熟市| 丹东市| 宜丰县| 昌乐县| 麻栗坡县| 大兴区| 罗城| 都安| 腾冲县| 临湘市| 山阴县| 迁安市| 沙坪坝区| 从化市| 江华| 合肥市| 天水市| 安化县| 临漳县| 南昌县| 宁强县| 玉屏| 武平县| 惠州市| 丰台区| 洪泽县| 青川县| 杂多县| 和政县| 兴安盟| 福鼎市| 依安县| 海伦市| 教育| 陕西省| 巨野县| 黑河市| 延长县| 阳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