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園地 > 法律園地

    端牢中國飯碗!糧食安全保障法草案首次亮相

    發布日期:2023-06-29 11:04信息來源:全國人大 作者:研究室 瀏覽量: 【字體:   收藏

    糧食事關國計民生,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解決好十幾億人口的吃飯問題,始終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把牢糧食安全主動權,才能把穩強國復興主動權。

    為保障糧食有效供給,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提高防范和抵御糧食安全風險能力,6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糧食安全保障法(草案)》(以下簡稱“草案”)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這是該草案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

    草案共11章69條,包括總則、耕地保護、糧食生產、糧食儲備、糧食流通、糧食加工、糧食應急、糧食節約、監督管理、法律責任和附則。

    據介紹,當前我國糧食安全形勢總體較好,糧食連年豐收,庫存充足,市場供應充裕。與此同時,我國糧食需求剛性增長,糧食安全仍面臨耕地總量少、質量總體不高,糧食穩產增產難度加大、儲備體制機制有待健全、流通體系有待完善、加工能力有待提升、應急保障有待加強、節約減損有待規范等諸多問題挑戰。制定糧食安全保障法,對推動解決上述問題具有重大意義。

    草案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深入實施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立足我國國情、糧情,著力構建系統完善的糧食安全保障制度體系。同時堅持問題導向,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切實提高防范和抵御糧食安全風險能力,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草案還深入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糧食安全領域改革成果,將經實踐檢驗成熟的政策措施和制度成果轉化為法律規范,為推進糧食安全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法治保障。

    耕地保護是糧食安全的要害。為落實藏糧于地戰略,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堅決遏制“非農化”、有效防止“非糧化”,草案專設“耕地保護”一章,規定劃定落實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生態保護紅線和城鎮開發邊界,嚴格保護耕地。

    為落實藏糧于技戰略,加大對糧食生產的支持力度,草案規定,建設國家農業種質資源庫,建立種子儲備制度;鼓勵推廣普及糧食生產機械化技術;加強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以及糧食生產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建設等。

    為健全糧食儲備長效機制,充分發揮糧食儲備調節糧食供求、穩定糧食市場等重要作用,草案規定,建立政府糧食儲備體系,科學確定政府糧食儲備規模、結構和布局,確保數量和質量安全等。

    此外,草案還對違反本法的行為規定了相應的法律責任,并與土地管理、農產品質量安全、食品安全、反食品浪費、安全生產等法律、行政法規進行了銜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丽区| 右玉县| 府谷县| 娱乐| 偏关县| 定边县| 太原市| 隆昌县| 宝坻区| 东宁县| 田林县| 丰顺县| 蕉岭县| 保山市| 越西县| 天等县| 徐闻县| 邵阳市| 江永县| 临邑县| 陆河县| 广饶县| 将乐县| 舒兰市| 图木舒克市| 天门市| 烟台市| 山丹县| 临桂县| 扎鲁特旗| 聂荣县| 鞍山市| 松桃| 郎溪县| 康保县| 浦城县| 巫山县| 辛集市| 山西省| 肇源县| 惠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