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全市“八五”普法中期工作情況
    的調研報告

    發布日期:2023-08-31 14:42信息來源:監司工委 作者:研究室 瀏覽量: 【字體:   收藏

    根據常委會年度工作要點安排,7月下旬,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程紅率隊開展全市“八五”普法規劃中期實施情況專題調研。調研組分別赴屯溪區、歙縣、祁門縣,實地查看部分區(縣)直單位、鄉鎮、村、社區、學校、企業普法工作開展情況,實地調研市教育局、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生態環境局及其所屬部分單位,聽取相關情況匯報,并召開了市直部門座談會,詳細了解相關部門普法工作開展情況。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2021年以來,各地各部門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引領,認真貫徹落實《黃山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開展第八個五年法治宣傳教育的決議》,扎實推進各項普法工作,工作體系更加健全,組織保障不斷加強,多層次多領域依法治理日益深化,公民法治素養得到整體提升。

    (一)不斷完善工作機制,積極構建大普法工作格局。市委、市政府轉發《市委宣傳部、市司法局關于在全市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八個五年規劃(2021—2025年)》,市委依法治市委員會及時出臺相關文件細化工作舉措和目標任務,各區縣分別制定普法規劃精心部署普法工作,健全了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人大監督、政協支持、部門分工負責、社會共同參與的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機制。各地各單位相應成立普法領導小組,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為“八五”普法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證。同時,將普法工作納入黨委綜合考核、政府目標管理績效考核、平安建設、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等多項考核,實現法治宣傳教育與相關中心工作一體推進。

    (二)強力推動規劃落實,普法工作重點突出。以“法律七進”為載體,將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全民普法的重點,常態化開展憲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規宣傳教育,結合實際學習宣傳黨內法規。在機關,通過黨委(黨組)中心組專題學法、法治講座和培訓、領導干部任前法律知識考試、年終述法等形式,有效提升領導干部法治素養;在學校,全市中小學選配法治副校長和法治輔導員,做到法治教育內容、課時、師資、教材、領導“五落實”,創新開展青少年法治宣傳月,開學季市、縣(區)兩級政法委書記+“五長”進學校普法,推動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走深走實;在農村、社區和企業,開展“送法下鄉助春耕”和“法潤鄉村社區”等活動,在全市培養5579名“法律明白人”,實施一村(居)一法律顧問與“法律明白人”,成立公共法律服務工作駐企服務站,開展法律咨詢、企業“法治體檢”等活動,將普法宣傳和法律服務全面延伸至村、居、企業,黃山區三口鎮白果樹村、歙縣深渡鎮大茂社區入選第九批“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三)宣教形式立體多樣,普法活動亮點紛呈。因時制宜開展普法,以12·4憲法宣傳日、憲法宣傳周、民法典宣傳月、安全生產月、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等重要時點為契機,開展主題多樣的法治宣傳教育;歙縣司法部門常態化開展“駐村夜訪”,打通普法“最后一公里”。因人制宜開展普法,針對少年兒童,以法治讀本、法治講座、演講比賽、漫畫展、模擬法庭、社團活動等方式寓教于樂;針對中青年,利用“兩微一抖”等新媒體平臺推送創意普法內容,使普法宣傳“有聲有色”;針對農村、社區居民和中老年群體,通過傳統刊物、電視廣播、公益短信、宣傳展臺、文藝表演等形式,營造濃厚法治宣教氛圍,屯溪區還聯合鎮街“小巷管家”“七彩老年護街隊”“平安大媽”等社會隊伍開展深度普法。

    (四)法治文化蓬勃發展,普法與社會治理有機融合。打造法治文化陣地,將“民主法治示范村”創建與美麗鄉村建設同步推進,在全市打造了9個國家級、90個省級、422個市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和2個省級、43個市級法治文化建設示范基地,推進新安江法治文化帶建設,建成屯溪濱水景區法治文化園并開展法治文化體驗路線打卡,歙縣創新實施“法潤新安”項目,為打造法治文化集群奠定基礎。發展法治文藝,各地各單位積極組織法治文化作品比賽,著力豐富法治文化產品供給,市生態環境局2021年以來制作網絡傳播作品26件,點擊(投放)量逾193萬人次;市市場監管局連續12年與市廣電臺聯合推出《12315消費維權熱線》欄目;市檢察院原創視頻《民法典微課堂之直播帶貨的法律風險》被央媒采用。寓“法”于事,推動普法融入社會治理工作,依托全市1100余個“作退一步想”調解工作室,借力“鄉賢+”“徽風評理堂”等特色品牌,引導群眾自覺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全市公安系統推進柔性執法、“說理式”執法,加強勸導式宣傳,并建立471個警民議事群開展普法;各地各單位結合各自工作,用身邊的案例開展“以案釋法”,市委政法委聯合政法部門在市廣電臺開設《平安黃山》欄目,市司法局、律師協會推出《律師熱線》欄目,宣傳法律法規,解答群眾咨詢,讓普法既接地氣,又通俗易懂,有效促進普法與依法治理有機融合。

    二、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全市“八五”普法工作雖然取得了明顯的階段性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

    (一)普法工作質效有待提升。普法有形覆蓋存在不足,普法的受眾面不廣,與“八五”規劃要求有差距。少數單位未能全面準確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誰管理誰普法、誰服務誰普法)”的普法責任清單要求,對本部門本領域的專門法律法規、地方性法規等宣傳教育不夠到位。普法有效覆蓋也有差距,一些部門結合主責主業進行系統性普法還需深入,普法針對性不夠,不能滿足不同社會群體的需求,普法效果不佳。

    (二)普法工作合力有待增強。各普法責任單位多為“單打獨斗”,在協同聯動、同頻共振上仍顯不足,同時部分單位對法治宣傳教育重視不夠、主動性不強,存在被動落實工作任務現象;有些單位的主要業務部門參與度不高,依賴于單位內部法治宣傳機構開展普法;發動社會力量普法不夠廣泛,仍以普法責任單位宣傳教育為主。

    (三)普法宣傳手段有待創新。就整體而言,運用新媒體新技術吸引群眾參與、互動式普法活動較少,普法宣傳活動形式相對固定,宣傳教育平臺和載體形式有待進一步豐富,貼近群眾生活、群眾喜聞樂見的法治欄目和法治文藝產品還需進一步挖掘,法治宣傳教育的廣泛性、滲透性還要進一步強化。

    三、幾點建議

    (一)提高政治站位,進一步提升普法實效性。要強化政治引領,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持續鞏固完善黨委領導下的大普法工作格局,堅持普法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務人民。要嚴格落實普法工作責任制,全面履行黨政主要負責人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進一步健全普法工作評估考核體系,落實清單管理,加強督促檢查,將法治宣傳教育的“軟指標”變為“硬任務”。

    (二)堅持需求導向,進一步提升普法精準性。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普法理念,將法治宣傳教育的工作思路從“我要普什么法”向“群眾想了解什么法”轉變,根據不同受眾需求,提供個性化、差異化的普法宣傳產品。要加大對教育就業、醫療衛生、食品安全、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等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相關法律的宣傳普及力度,幫助群眾在法治實踐中收獲法律知識、感受法治力量,從而改變少數群眾“信訪不信法”的錯誤觀念。

    (三)堅持目標導向,進一步提升普法協同性。各地各單位要對照全市“八五”普法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加強協作配合、推進聯動普法;各單位要整合內部資源,積極推動業務部門立足日常工作深入開展以案釋法。要統籌協調村(居)法律顧問、“法律明白人”“農村學法用法示范戶”、網格員等隊伍,擴充法治宣傳教育志愿服務團隊,不斷壯大社會普法力量,推動普法工作由“獨唱”變為“合唱”。

    (四)堅持前沿導向,進一步提升普法創新性。強化數字賦能,主動適應指尖上普法的新時代,充分運用新媒體新技術,實現普法模式科學化、普法手段現代化,探索基于大數據的“精準普法”和運用機器人、人工智能等“智慧普法”。發展法治文化,把法治元素融入我市重大文化建設、鄉村振興建設、生態文明建設,推出富有時代特色、地方品位的法治文化體驗線路,形成區域性法治文化集群,讓法治可看、可聽、可體驗,以精準滴灌和春風化雨的形式,使群眾不斷深化對社會主義法治精神的認識和信仰,推動形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會風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宁市| 宝坻区| 固原市| 北安市| 互助| 无棣县| 朔州市| 庆云县| 光山县| 桂东县| 岗巴县| 石柱| 彭阳县| 柯坪县| 哈密市| 米林县| 井研县| 呼图壁县| 彭阳县| 平乐县| 胶南市| 鹿泉市| 彭山县| 太原市| 钟山县| 讷河市| 镇远县| 洞头县| 福海县| 东丰县| 岳阳市| 库尔勒市| 连江县| 天等县| 昭通市| 泽普县| 长阳| 彭阳县| 泾源县| 德江县| 曲麻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