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常委會年度工作要點安排,3月下旬,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程紅率隊開展全市未成年人檢察工作情況專題調研。調研組分別赴黃山區三口中心學校、歙縣育鴻學校和新芽文化藝術中心、黟縣碧山小學“黟路童行”心靈驛站實地察看法治宣傳教育和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情況,聽取區縣未成年人檢察(以下簡稱未檢)工作情況匯報,并召開市直相關部門座談會,全面了解未檢工作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全市檢察機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修訂后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堅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則”強化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保護,著力未檢辦案機制建設,實行“捕、訴、監、防、教”一體化工作模式,積極履行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四大檢察”職責,為未成年人安全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環境。
(一)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最大限度挽救涉罪未成年人
全市檢察機關堅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針,統籌落實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和少捕慎訴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綜合運用不批捕、不起訴、附條件不起訴等法律手段,充分給予未成年人改過自新的機會。2020年以來,全市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依法不批準逮捕21人,不起訴59人,不捕率、不訴率分別為45.6%、56.2%,附條件不起訴24人。通過家庭教育指導、打造觀護基地、引入專業司法社工和志愿者進行教育矯治等方式,加強幫教工作。建有4個未成年人觀護幫扶基地,屯溪區成立全市首個家庭教育指導中心。
(二)堅持強震懾,嚴厲打擊侵害未成年人犯罪
全市檢察機關針對性侵、暴力傷害未成年人、侵害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等犯罪,堅決依法從重從嚴打擊。2020年以來,共批準逮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28人,提起公訴121人。黟縣院對6名侵害未成年人的被告人均提出監禁刑量刑建議,其中建議適用從業禁止規定1人。強化法律監督,及時監督糾正對性侵未成年人案件有案不立、有罪不究等問題,黃山區院在辦理一起詐騙案件時發現一起**未成年人犯罪線索,督促公安機關立案偵察,該案被評為全省檢察機關“十佳偵查監督案件”。目前屯溪區已建成全市首個“一站式”辦案中心。
(三)堅持能動履職,主動融入“五大保護”
全市檢察機關不斷深化檢察長、檢察官擔任法治副校長,開展“法治進校園”“檢察開放日”活動,推動微動漫、微電影、微網課等普法作品線上宣傳,助力未成年人樹牢法治意識。以監督落實“一號檢察建議”為牽引,督促學校完善校園安全工作保障體系。加強府檢聯動,主動與民政、教育、公安、市場監管、婦聯等部門合作,共同推動司法保護融入家庭、學校、社會、網絡、政府保護。針對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和監護人嚴重失職等問題,在全省率先發出“督促監護令”,近3年來共發出“督促監護令”64份,“家庭教育指導令”36份。針對檢察履職中發現的性侵未成年人犯罪落實強制報告和入職查詢制度不到位等突出問題以及其他妨礙社會治理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共提出“檢察建議”41份。
(四)堅持不斷創新,打造未檢工作特色品牌
全市檢察機關以創建“青少年維權崗”和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品牌為抓手,積極打造亮點工作、精品典型案例和特色品牌,提升未檢工作的社會影響力。黟縣辦理的“楊某**案”入選“全省未成年人綜合司法保護典型案例”,歙縣在育鴻學校建立全市首個特色鮮明的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全市檢察系統已培育“新安春蕾”、“昱見未來”、“浦溪春苗”、“徽檢護蕾”、“未愛新芽”、“黟路同行”等未檢品牌。
二、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全市未檢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有:
一是未成年人成長保護環境有待持續改善。檢察機關與未成年人保護成員單位工作合力還需進一步加強,2020年以來,未成年人犯罪主要表現為**罪、尋釁滋事罪、盜竊罪,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主要有猥褻兒童罪、**罪。導致問題發生主要原因有:家庭監護不力、失管失教,家庭教育缺失;“一號檢察建議”、強制報告和入職查詢制度未落實到位;暴力、恐怖、迷信等網絡視頻、不良信息侵蝕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電競酒店、劇本殺等新興業態存在監管漏洞;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女童防范自護教育以及女性未成年人輕信熟人和網絡交友不慎導致侵害行為發生。
二是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專業化建設存在不足。除屯溪區外,其他基層院從事未檢干警多為兼職,人員配備不足,對涉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案件刑事司法活動全流程各環節監督很難到位。針對每個案件深層次分析不足,利用大數據及時發現違法犯罪隱患和預防還有欠缺。
三是推動發揮社會支持體系作用不夠。檢察機關與職能部門信息共享還不夠通暢,部門力量參與未檢工作程度還不高。部分區縣“一站式辦案”場所尚未建立,對未成年被害人綜合司法救助制度需進一步完善。
三、幾點建議
(一)提高政治站位,推進新時代未成年人檢察工作
檢察機關作為國家法律監督機關,依法履職保護、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是義不容辭的重要政治責任、法治責任、檢察責任。全市檢察機關要心懷“國之大者”,堅決貫徹《中共中央關于加強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的意見》,聚焦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未成年人保護熱點、難點和痛點問題,深化未成年人檢察業務統一集中辦理,統籌發揮檢察職能優勢,注重結合辦案推動解決未成年人案件背后的社會問題,促進未成年人保護體系更加健全完善。
(二)依法履行職責,提升未成年人檢察工作質效
全市檢察機關要立足自身職能定位,扎實開展實踐探索,最大限度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一要嚴格落實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特別程序,繼續做好法律援助、社會調查、法定代理人或合適成年人到場等方面工作,穩步推進附條件不起訴、涉罪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等制度。二要積極探索涉罪未成年人幫教內容和方式多元化,積極整合相關力量推進支持社區、企業建立未成年人觀護基地,開展幫扶教育、技能培訓等活動。三要聚焦網絡、電競酒店及劇本殺等新業態中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的重點領域,開展公益訴訟工作,以“我管”促“都管”,補齊未成年人保護社會治理短板。四要持續堅持“零容忍”態度,加大對**、猥褻兒童等犯罪打擊力度。
(三)加強多方聯動,推動構建未成年人保護大格局
全市檢察機關要依法能動履職,以司法保護助推“五大保護”融通發力,以點帶面、齊抓共管、協同推進,形成長效機制。一要完善社會支持體系機制建設。檢察機關要進一步發揮司法保護牽頭引領作用,聯合法院、公安、教育、民政、共青團、婦聯、關工委等單位建立健全未成年人司法保護聯席會議機制,共同研究解決未成年人保護中重大疑難問題,實現工作有效銜接、精準用力。二要著力促推司法保護融入家庭保護和家庭教育。要持續強化監護監督,通過制發督促監護令、撤銷監護權等途徑依法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依法追究失職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法律責任。要深入落實《家庭教育促進法》和《安徽省關于指導推進家庭教育五年規劃(2021—2025年)》,建立協作配合工作機制,通過多種途徑和方式確定家庭教育指導機構,統籌發揮社區家長學校、學校家長學校等作用,共同做好家庭教育指導工作。三要推動全面實施強制報告制度。針對涉未成年人性侵案件發現難、偵查難、隱案率高的問題,做到“每案必查”,以反向審視推動正向履職;要加強宣傳,促使密切接觸未成年人的學校、醫療機構、賓館等單位在發現未成年人存在性侵危險時實行強制報告。四要監督落實入職查詢制度。對密切接觸未成年人的單位及其主管部門應形成入職查詢、入職后定期查詢工作機制,并采取嚴厲的從業禁止手段。
(四)加強隊伍建設,提升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專業化水平
落實未成年人“兩法”要求,持續推進未檢專業化辦案隊伍建設。一要提升綜合素能。通過引進專業人才、輪崗鍛煉以及針對性開展業務培訓等方式,鍛造一批適應綜合司法保護需要、精通未成年人“四大檢察”業務的復合型未成年人檢察人才。二要積極爭取財政支持。聯合公安機關加大投入力度,在全市范圍內全面建立集未成年被害人詢問、取證、救助于一體的“一站式”辦案區。三要強化大數據運用。充分發揮檢察一體化優勢,加強對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涉未成年人犯罪預防治理等問題的分析研判,推進與公安、法院、衛生健康、民政、教育等單位的信息共享,以“數據賦能”提升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工作水平。